第02版:
  
本版新闻列表
 
  
2025年7月25日 星期
理县政协发挥优势保障农资供应安全——
青红脆李甜 群众笑开颜


□余建英 本报记者 陈相龙

眼下,正值青红脆李成熟上市的季节。理县通化乡通化村的果园内的枝头挂满了沉甸甸的李子,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果农们穿梭于果园中,忙碌地采摘、打包、发货,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嗯!甜!”果农马强随手摘下一颗李子,咬了一口,甜汁瞬间在口中迸发,他满意地点点头,“果然肥料用好了,这果子甜得跟蜜似的!成熟度和成活率都比以前稳当多了,不再时好时坏,让人干着急了。”

马强的话,道出了果农的心声。过去几年,农资购买渠道的多样化虽然带来了便利,但伴随而来的农资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也对理县甜樱桃、青红脆李等水果品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感谢政协及时助力,帮助我们出谋划策,解决难题!”

2月17日,理县桃坪镇、通化乡和薛城镇“有事来协商”工作站的几位负责人一起前往县政协,反映果农们普遍关心的农资供应和质量问题。县政协意识到,这不仅是果农的“烦心事”,更是关系到理县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关键事”。

“为确保农资供应渠道的可靠和农资质量,促进理县农产品提质增效,针对农资供应渠道多样化中存在的问题,县政协将农资供应纳入‘有事来协商·有理协商’议题。”县政协教育文卫法制委主任刘军介绍道。

3月4日,一场关于理县农资供应的协商座谈会在通化乡委员履职实践基地召开。县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农技人员聚在一起,共同为解决农资供应问题出谋划策。

“外面的摊贩来村里卖,便宜是便宜,但用后的效果得不到保证”“网购看着方便,但质量参差不齐”“我们没有正规的购买渠道”……一系列问题摆在面前,让与会人员深切感受到,解决农资供应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要对流动摊贩销售农药、肥料加强监管,杜绝低质伪劣产品,同时减少网购农药、化肥,避免质量问题。”听了村民们的话,县政协委员刘波深有感触地说。

“能否发挥供销社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优化农资供应网点设置,方便群众就近就地购买农资?”农技人员汤伟提出建议。

县政协委员王伟认为,可以加强农资使用培训,在果蔬种植过程中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积极推广生物肥料、有机肥料。

经过深入协商,大家就农资保供稳价、质量监管、服务优化等工作达成共识。会后,各项措施迅速落地。

“我们积极发挥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对县内农资供应点位设置和服务进行优化,方便群众就近采购农资,并积极发挥乡镇农技员作用,大力开展农资购买使用宣传,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果蔬用肥用药指导。”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副主任胡品介绍道。

“以前我也不知道哪个农资点靠谱,现在县供销社把名单都给出来了,甚至送货上门,我们不出村就能购买到正规放心的农资了。”马强激动地说,“今年果子的品质大幅提升,大家都非常高兴!”

县政协主席郑子强表示,此次专题协商,是县政协充分发挥“有事来协商·有理协商”平台优势作用、积极履职为民的生动实践。下一步,县政协将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纳入协商议题,发挥好桥梁作用,促进部门协作、优化服务,更好地帮助群众办实事。


  
2012-2014 © 版权所有:四川政协报社
四川政协报社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上南大街49号吉祥大厦四楼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