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
  
本版新闻列表
 
  
2025年7月31日 星期
仪陇县政协“有事来协商”关注老旧小区改造——
“共议德乡事”促安居乐业


□丁茜丰 张梓睿 本报记者 张荣康

嘉陵江畔晨雾初散,仪陇县新政镇南门社区兆祥小区的居民陈大爷拎着新鲜菜蔬,走进居民楼电梯。“爬了十几年楼梯,气管炎犯了喘得像拉风箱,现在不怕喽!”电梯平稳上行,陈大爷笑容可掬。不远处,滨江大道旁的“红线里”婚恋艺术街区在晨曦中逐渐苏醒,仿古戏台上川剧锣鼓隐约可闻,一场中式婚礼正在鲸澜厅内筹备着。

这幅安居乐业的画卷背后,是仪陇县政协“有事来协商·共议德乡事”平台的深耕细作。近年来,县政协紧扣民生痛点与发展难点,将协商之力精准注入老旧小区改造与城市发展之中,将群众呼声、委员智慧与党委政府决策紧密相连。

协商议事巧破旧改难题

兆祥小区曾因加装电梯资金分摊不均等问题,让居民们的“电梯梦”搁置多年。随着住户老龄化加深,加装电梯的需求愈发迫切。2023年,仪陇县政协将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列为“有事来协商”重点议题,一系列调研协商随即开展。

在南门社区的一次协商议事会上,县政协委员林锋创新提出“加权平均法”分摊方案,即“总造价÷权数=造价基数,造价基数×楼层数=分摊资金”,设定权数逐层递增,高层多担责,低层少负担。

“套用公式,结果立现,小区资金分摊的‘拦路虎’没了。”南门社区党委书记黄天伦介绍,这一算法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项目中被推广应用。截至目前,南门社区所辖21个小区中,16个已启动电梯加装工程,累计安装180余部电梯。

加装电梯只是老旧小区改造的起点,小区改造如何在提升功能与保留温情间找到平衡点?

“20年的香樟,树冠如盖,说砍就砍,心痛啊!”县政协委员刘厚文在走访中听到居民因“砍树划车位”引发的争议。

刘厚文深入调研后发现,不少老旧小区改造都存在“重硬化轻绿化”现象。在县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他与陈奎等委员联名提交提案《关于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实施过程中尽量保留原有绿化林木的建议》,提出“规划停车位时合理利用林木间隙,非必要不砍伐”的建议,呼吁“改造莫砍‘记忆树’”。

该提案被列为当年的重点督办提案,部分建议得到提案办理单位采纳。目前,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部门已修订改造导则,倡导利用林木间隙规划车位,确实需要占位的树木也得给它们“安新家”。

协商建言助推文旅融合

老旧小区改造遇上文旅发展,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仪陇县政协在“红线里”婚恋艺术街区的打造过程中给出了答案。这条位于滨江大道与嘉陵西路交汇处的街区,曾因业态定位模糊、主题特色不鲜明,开业初期面临“白天冷清、夜晚暗淡”的困境。

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县政协委员陈刚在提案《关于升级仪陇县“红线里”婚恋艺术街区营运方式的建议》中,提出“换脑袋、搭舞台、造消费、造需求、强管理”5条建议,呼吁学习先进运营经验,以婚恋为主题,打造“4+2+1”业态格局。

这份提案引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政协随即组织召开专题协商会。协商会上,委员们提出“将街区与县城老街连片规划,形成文旅综合体”的思路,并建议“引入沉浸式婚恋剧本演绎、打造汉文化婚庆体验馆、设置‘网红打卡点’”。

这些建议被逐一采纳,商管公司重新调整业态,引入非遗体验馆等13家“仪陇首店”,打造5个不同风格的婚礼堂。

“除了办酒席,‘红线里’能不能有更多玩法?”2024年4月,在县政协开展的调查走访中,居民代表的提问引发思考。

随后的协商会决定:将礼宴中心5个婚礼堂改造为“一厅多用”——白天承接婚宴,晚上变身小型音乐会场地;增设戒指环形感应喷泉、壁画墙等景观,元稹楼被打造成潮玩文创杂货铺,戏台定期举办川剧变脸等非遗演出;非遗体验馆引入剪纸、糖画等互动项目。

如今的“红线里”,已从昔日的“冷清街”变身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红线里”项目负责人李涛感慨:“政协搭台让我们听到了市场声音。现在的‘红线里’不仅是婚庆目的地,更是年轻人的夜生活聚集地。”

近年来,县政协以“有事来协商·共议德乡事”为纽带,将协商触角不断延伸,累计开展小微协商活动300余场,助力解决老旧小区改造、文旅发展等领域各类问题160余个。

县政协主席蒲仕钊表示,将继续深耕“有事来协商”平台,让协商之花开遍德乡大地,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仪陇新篇章贡献更多政协力量。


  
2012-2014 © 版权所有:四川政协报社
四川政协报社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上南大街49号吉祥大厦四楼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