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琴
走进峨边彝族自治县田野乡间,农业产业正蓬勃发展:新场乡星星村的田畴间,翠绿的辣椒缀满枝头;宜坪乡庙岗村的果园里,沉甸甸的翠冠梨压弯枝丫,村民们穿梭其间,采摘、分拣、装车的忙碌身影与欢声笑语交织。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山区资源禀赋,推进农业产业发展,结出累累硕果。硕果渐丰的背后,凝聚着县政协发挥优势、献智出力,助力农业产业振兴的智慧和汗水。
2023年以来,县政协聚焦“做优做强竹笋产业,助推乡村振兴”“聚力两园同创,培育县域经济新引擎”等课题,组成调研组,围绕主导产业品种选择、产品深加工、农旅融合发展等方面,深入县内各乡镇、种植基地走访调研,提交调研报告3篇,提出意见建议14条。
“建议出台支持政策,鼓励开展农产品产地清洗、筛选、分拣、包装等初加工,提升市场竞争力”“细化产业布局,将产业落地在适宜的区域,壮大产业规模”……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为产业发展找准发力点。
委员们结合峨边实际,撰写提交《关于峨边农业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建议》等提案6件,提出“完善产业链,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摘、冬品宴’的全季旅游模式”等意见建议20余条。
今年,县政协将《延伸农产品加工链,助推山区农业提质增效》列为年度对口协商重点课题,持续为农业产业发展精准建言。
县政协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邀请农产品加工企业、电商平台走进田间地头,与当地种植合作社、农户面对面交流合作。县政协充分发挥人才荟萃优势,从农业、林业、畜牧等多个领域,精心挑选本土行业专家24名,组建专家服务团,建立毛坪猕猴桃、宜坪金珠枇杷等多个田间教学点,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0余次,惠及2000余人。
如今,县政协关于运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打造具有峨边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等建议落地见效,县域农产品电商平台年交易额突破5000万元;“一镇一节”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各乡镇结合当地特色产业,举办采笋节、枇杷丰收节、辣椒采摘节等活动超20场次,累计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农产品销售突破500万元。
“为‘农’助力,向‘农’而行。”县政协主席潘福金表示,县政协将紧紧围绕“农”字做好文章,充分发挥政协优势,持续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动能,以实干实绩展现助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政协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