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本版新闻列表
 
  
2025年8月1日 星期

“商”聚各方智慧 “议”出群众幸福
——遂宁市安居区政协“有事来协商·安心好商量”工作纪实

近年来,遂宁市安居区政协坚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不断加强“有事来协商·安心好商量”品牌建设,通过搭建协商平台、创新协商机制、促进成果转化,让民主协商成为基层治理的“金钥匙”、乡村振兴的“助推器”、群众幸福的“连心桥”。

□杨松霖 周燕鸿 曾婷婷

将协商平台建在群众“家门口”

近年来,安居区政协在创新创优协商平台、协商体系、协商载体上下足功夫,建强智库团,推广“联建+共建”“固定+流动”“会场+现场”“线上+线下”等协商载体或模式,构建协商议事室、委员工作室等线下平台,扩大群众参与面,让协商平台真正建在群众“家门口”。

2025年初,一场围绕“安居化工园区提升安全风险管控平台智能化水平”的协商议事会召开。与会人员针对园区安全风险管控平台的问题短板展开“头脑风暴”。这是安居区政协协商服务基层治理的生动场景。

近年来,区政协按照专业领域划分,设立经济产业、农业资源、教育科技、社会法治、文化旅游、城市建设及生态环境6大特色功能型平台,组建23个专业化议事平台,推动66名专家下沉基层,把协商触角延伸到“最末梢”,精准聚焦相关领域,为民主协商赋能提质。在“培塑餐饮金字招牌”专题调研中,区政协智库成员深挖安居美食文化内涵,提出“品牌培育+业态创新+数字赋能”策略,推动“安居味道”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特色IP,真正实现“引客入遂到安居”。

安居区在18个镇(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设立议事厅,由镇党委副书记牵头,256名区政协委员、18名市政协委员全员下沉,每年开展两次标准化协商、3次以上“田间院坝协商”。磨溪镇通过“遂心遂意·潼心同行”议事厅,协商修建1.6公里跨省“毛细血管”道路,打通川渝毗邻乡镇的“经济动脉”;西眉镇“眉开言效”议事厅以“提升托管环境 扮靓温馨家园”为议题,协商解决了外出务工人员子女在家无人管、缺呵护的“心病”;白马镇“遂您心愿·薯我最佳”议事厅以“优化红薯种植机制,助力红薯产业发展”为议题,协商解决了种苗、技术、销售等环节的问题,进一步强化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效应……

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区政协充分发挥委员专业专长,鼓励其参与指导各类协商议事活动,实现委员参与协商议事全覆盖。同时,依托政协界别优势,在18个界别建成委员工作室,搭建委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平台,全力推进“有事来协商·安心好商量”在基层落地生根:教育界别委员工作室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周末寄宿”进行民主监督,缓解了留守儿童周末假日“看护难”问题,形成关爱帮扶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合力;艺术界别委员工作室针对群众健身难题开展“从不敢用到放心练”小微协商,围绕适老化改造、儿童活动区设置、器材维护机制等共商破解良策;农业界别委员工作室围绕“推行农机社会化服务新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开展小微协商,聚焦农机服务效率低、村集体经济增收难等瓶颈问题,推动实施“五统一”服务模式,创新点单式、上门式服务机制,实现农户、村集体、联合社三方共赢,让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回应……

让协商工作持续焕发活力

近年来,遂宁市委作出坚定不移推进遂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成渝中部现代化建设示范市的决策部署。

党委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履职就跟进到哪里。安居区政协聚焦党委关注、群众关心、社会关切问题,围绕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重点任务等开展协商,协助党委政府做好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增进共识等工作,助力党委决策部署在基层更好落地落实。

区政协主席何龙领衔组建“政企银”联合协商团队,通过12次专项协商破解要素保障难题,促成百亿级产业项目——先导科技集团半导体高端装备制造西南生产基地在安居区签约落地。该项目预计可实现年产值50余亿元。区政协结合“同心共建现代化四川”安居专项行动,开展“我为‘十五五’高质量发展献一策”活动,依托“话锂有化”企业协商平台,为打造“锂电之都”引领区建言献策。一条条真知灼见转化为打造千亿级锂电产业集群的一条条具体措施。

“我们紧紧围绕‘平台升级、参与升级、效果升级’目标,以全区平台‘三融活’、队伍‘三扩面’、质效‘三闭环’为抓手,持续擦亮‘有事来协商·安心好商量’品牌,推动协商成果转化为助力产业发展的实际成效,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贡献安居政协力量。”何龙说。

区政协围绕区委提出的“打造新标杆、争创百强区”奋斗目标,确定了“3个2+4个1+N”协商课题(2次全体会议协商、2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协商、2次专题协商、1次联合视察、1次对口协商、1次界别协商、1次民主监督、N次重点提案办理协商),推动“有事来协商”平台升级、参与面升级、质效升级,打造“有事来协商”升级版,进一步提升“有事来协商”工作质效。在协商高滩坝村集体经济发展中,邀请乡贤、企业主、村民代表等50余人参与,最终确定“稻渔种养+研学体验”模式,村集体年收入突破80万元;保石镇“禾你来议·一糯千金”协商吸纳20名种植户意见,促成万亩糯稻园区建设烘干房,解决了“收割即霉变”的难题。

近年来,区政协通过委员大讲堂、读书分享沙龙、委员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等活动,推动“有事来协商”平台成为检验“书香政协”建设及委员读书活动成效的实践平台。安居镇政协委员联络组深入学习相关资料后,将“解决‘划小治理单元’改革经费保障及微网格员队伍管理问题”列为协商议题,提请安居镇“安逸安居·安心协商”议事厅开展专题协商,推动出台《安居镇微网格员管理考核奖励实施办法》,相关经验做法得到有关方面肯定及推广。

从产业发展的“大蓝图”到民生改善的“微实事”,安居区政协以机制创新激活协商效能,既紧扣中心工作贡献智慧力量,又扎根基层回应群众期盼,让“有事来协商·安心好商量”在服务大局与为民解忧中持续焕发活力。

促协商成果真正落地生根

协商的关键在于推动问题解决。区政协通过“精准选题、规范流程、跟踪问效”3个关键环节,让协商成果真正落地生根。

“议题选得准,协商才有效。”近年来,区政协坚持“党政交题、群众出题、委员答题”三结合,让协商议题既贴合中心工作,又回应民生关切。东禅镇马家桥村的蜕变极具代表性——该村拥有明月寨民宿、千亩柠檬园、卧佛院石刻3大资源,但3公里险峻山路让不少游客望而却步,民宿入住率曾经不足50%。镇政协委员联络组将“修建游步道”列为协商议题,仅用两个月就推动建成1.8米宽的青石板路,预计年导入游客2万人次,带动村集体增收8万余元。此外,通过串联6个景点打造“明月寨+”旅游线路,开发农事体验项目,让游客停留时长从1小时延长至2.5小时,年增加文旅消费50余万元。

区政协相关负责人介绍,区政协严格按照议题确定、商前调研、协商准备、组织协商、成果转换、质效评价“六步工作法”开展协商活动,确保协商规范有序开展、协商成果落地见效。

“协商完不是结束,群众满意才是终点。”区政协通过健全“有事来协商·安心好商量”工作机制,实现科学选题、高效协商、跟踪问效的全链条闭环。据统计,区政协通过“有事来协商”平台累计开展协商320次,提出意见建议708条,助力解决经济发展、基层治理、民生诉求等领域问题245件,“金声玉言·幸福金鸡”“禾你来议·一糯千金”等18个协商议事平台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政协离得很近、委员就在身边。

商以求同,协以成事。安居区政协将继续深化协商平台建设,拓宽参与渠道,强化成果转化,为“湖光山色中的安逸安居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贡献更多政协智慧和力量。


  
2012-2014 © 版权所有:四川政协报社
四川政协报社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上南大街49号吉祥大厦四楼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