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
本版新闻列表
 
2025年8月5日 星期
蒲江县政协“有事来协商·委员会客点”平台建设成效明显——
以文化人凝心铸魂 书香赋能深化履职


□文/王锶威 图片由蒲江县政协办公室提供

夏日的周末,阳光洒满位于蒲江县鹤山街道朝阳社区家钰路的非遗文化特色街。古色古香的街道在静谧中透出生机。此时,从与它一墙之隔的省级非遗蒲砚传习所传出阵阵读书声。这个充满书香气息的地方,正是蒲江县鹤山街道的“有事来协商·委员会客点”。

2016年,蒲江县政协常委、蒲砚制作技艺传承人赖庆良在鹤山街道朝阳社区创办了集蒲砚文化交流、技艺传承、制作体验、国学经典诵读、书法教学等功能于一体的蒲砚传习所。传习所定期开展免费书法教学和交流活动,慕名而来者众多。时间一长,这里便成了社区的“会客厅”。2022年,蒲江县政协因地制宜,按照“六有”标准(有组织、有阵地、有制度、有计划、有活动、有成效),在这里搭建“有事来协商·委员会客点”。目前,会客点有驻点政协委员20名,其中点长1名、副点长2名。

让市民方便快捷地体验非遗传统文化,是鹤山街道“有事来协商”平台的成功实践。每到周末,政协委员和社区居民都会来到这里,或读书写字,或听公益讲座。杨大爷是朝阳社区居民,其子女在外地工作。老伴离世后,他的生活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得知鹤山街道“有事来协商·委员会客点”开设书法教学后,杨大爷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开始跟着赖庆良学习书法。这位“超龄学生”很刻苦,总是最早到教室,临走还要讨几页字帖回家练。渐渐地,宣纸上的墨迹从颤抖到流畅,从模仿到有了自己的风格……如今,杨大爷还主动担负起“有事来协商·委员会客点”的“情报员”工作,积极帮助驻点政协委员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

杨大爷的儿子家住鹤山街道盐井社区,因常年在外工作,不得不请杨大爷到家里帮忙照顾孙女。杨大爷每天都要接送孙女上学放学。而盐井社区临近蒲江经开区和高速公路,来往园区的货车较多,又缺乏专门的停车场和固定休息场所,不少货车司机“见缝插针”地把车辆停放在道路两侧,不仅妨碍交通、影响环境秩序,也造成了安全隐患。对此,周边居民叫苦不迭。杨大爷便将这一情况反映给赖庆良。作为驻点政协委员,赖庆良立即撰写了一份社情民意信息并上报县政协。

县政协高度重视,将其列入小微协商议题。随后,分管副主席带领由10余名政协委员组成的调研组,深入盐井社区实地走访货车司机和周边居民,对货车停车问题进行剖析。走访过程中,调研组发现小区居民都很支持修建停车场,部分货车司机却有顾虑。

“停车场收费吗?要是收得贵,我们可停不起!”司机老王坦言,自己常年跑长途,每一分钱都要精打细算。司机小李则担心不已:“停车场离家还有段距离,我得先开自家小车到停车场取货车,那么小车停在停车场还需另外收费吗?”还有司机提到休息问题:“既然要建停车场,可否给我们再配套修建一个可以休息、充电、喝水的地方?”委员们将这些意见建议一一记录下来。随后,调研组又针对用地、安全评估、资金等方面问题反复到相关部门进行调研了解。

几周后,一场由县政协组织的“城区内货车规范停放”协商会在鹤山街道“有事来协商·委员会客点”举行。鹤山街道、县交通运输局、县公安局、县总工会、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以及政协委员、居民代表齐聚蒲砚传习所,共同探讨破解货车停车难的有效途径。

会议一开始,赖庆良指着桌上摆着的未完工的砚台毛坯比喻道:“我们‘有事来协商’就像雕砚台,要顺着石纹用心打磨。”他又指着砚台上的一道天然裂纹说:“这道纹路就像协商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一样,看似缺陷,但经过设计,顺着它的纹路反复打磨,反而能变成更美的天然造型。”形象的比喻让现场气氛一下活跃起来。

协商讨论过程中,针对前期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大家各抒己见,热烈讨论。县政协委员杜思瑾建议:“通过补贴停车费用、延长停车时间等方式,最大限度降低停车成本。”县政协委员颜兰苏提出:“把它建成一个集停车、休憩、学习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体,提供免费茶水、充电等服务,打造成货车司机交流、休憩的驿站。”还有政协委员呼吁给货车司机建档立卡,采取办理月卡的方式,一人一卡,一卡可以绑定货车和私家车两个ID,“这样货车司机开私家车过来换货车出行时就很方便了”。相关部门纷纷表示,将全力支持推进货车停车场建设。

几个月后,占地20亩、投资500余万元的货车生态停车场顺利完成建设并正式启动运营。“停车场能停放车辆160余辆,还配备了司机健身区、学习区、休息区,24小时供应热水,为来往司机提供完善的临时休息服务。”停车场项目负责人介绍道。

“停车规范了,街道有序了,出行也安全了。感谢政协为群众搭建了这样一个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平台!”货车司机张师傅对新建的货车停车场感到十分满意。

杨大爷最近有了新“头衔”——社区“协商文化宣讲员”。他总爱指着自己写的那幅“有事好商量”书法作品说:“看这‘商’字的结构,上立规矩,下开口子,中间藏着颗‘公平心’。”

如今,蒲江县的协商文化正如蒲砚上的墨痕一般层层晕染,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浸润出新的生机。鹤山街道“有事来协商·委员会客点”点长罗学林介绍,他们目前正在编撰“砚台工作法”,把制作蒲砚的工艺融入协商工作之中,如“看纹路(调研)、顺石理(协商)、雕精品(落实)”等,由此做到以文化人、以文协商,打造“翰墨润鹤山·书香聚共识”品牌。

委员们在这里学习交流,倾听群众的呼声和愿望,围绕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事积极开展调研协商,为党委政府决策提出合理化建议,助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鹤山街道“有事来协商·委员会客点”,不仅加强了政协委员和基层群众之间的联系,也进一步彰显了“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履职理念和“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独特优势。

近年来,蒲江县政协进一步完善“有事来协商·委员会客点”平台建设,按照“六有”标准,突出特色优势,因地制宜打造了甘溪镇“政协协商与社区协商相互衔接”、大兴镇“茶室里的会客厅”等特色品牌。同时,优化“有事来协商”“1+5+N”工作方法,真调研、摸实情,组织开展小微协商20余场次,聚焦推动“立园满园”、文旅融合发展、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务实建言,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小切口”做实“大民生”,助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12-2014 © 版权所有:四川政协报社
四川政协报社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上南大街49号吉祥大厦四楼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