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
本版新闻列表
 
  
2025年8月8日 星期
成都市政协常委会会议围绕“加快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开展专题协商——
让互动成为协商重要环节


□本报记者 马锐

“建议支持建设复合型养老机构,鼓励拓展上门服务。”

“委员所提建议非常切合实际,市民政局将支持扩大养老服务供给,计划建设不少于40个复合型开放型养老服务机构。”

…………

近日,成都市政协常委会会议举行专题协商会,与会委员围绕“加快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积极建言献策,得到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现场回应。市政协特意在专题协商中设置互动交流环节,让协商议政更加直接、更为充分、更具实效。

“一老一小总关情,人民政协为人民。”会议伊始,市政协副主席里赞在通报此次常委会会议协商工作情况时说,市政协坚持为民初心,精准选题、扎实调研,把发言、提问、回应、讨论作为有效协商的重要环节和方式,为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有关数据显示,我市超98%的老年人倾向选择居家社区养老。”会议重点发言环节,一直关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市政协委员周煜抛出一组数据,阐明建设“没有围墙的养老院”的重要性。同时,针对服务供给不足、政策落地迟缓、市场活力不足等问题,周煜建议,强化供给、培育机构、补齐短板三管齐下,推动居家养老服务从“保基本”向“优品质”升级。

市政协委员李昂关注的重点是如何推动全市机构养老高质量发展。他呼吁,创新政企协同运营模式,由国企牵头成立医养产业投资平台,联合民营机构进行运营改造,优化管理服务,释放发展潜能。

“优化养老保险,加强跨部门数据共享”“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家庭病床、上门巡诊、紧急情况24小时响应服务”“开展老幼融合类教育实践,组织‘隔代课堂’等活动”“建立‘老年人口专项数据库’,开展消费趋势分析”……重点发言有序推进,市政协委员邹凌琦、刘军、贺朝晖、吴学军等分别围绕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撑体系、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培育壮大银发经济等提出意见建议。

“感谢大家的关心关注,市民政局将进一步完善全市老年人‘蓉颐助餐’服务体系,创新建设社区养老综合服务支持中心,保障居家养老服务健康发展……”认真听取委员发言后,市民政局负责人针对相关建议和问题给予答复,既介绍当前工作推进情况,又明确下一步工作打算。

接下来,市人社局、市医保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教育局、市发展改革委等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逐一接过话筒,对委员们的建言进行现场回应,表示将努力把“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各项政策举措落实到位,不断提高全市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会议现场,协商氛围十分浓厚。与会人员认真聆听发言者的建言与部门回应,纷纷提笔记录、埋头思考,随时准备加入讨论。

“接下来进行交流发言。哪位委员还要建言或提问?”主持会议的市政协主席曾卿话音刚落,市政协委员陈艺便主动举手、“抢”过话筒,针对强化老龄工作保障问题,提出创新多路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完善财政补贴政策、全面推进老龄科学研究等多项建议。

“市财政逐年加大对养老领域经费投入,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群众。”听完陈艺的发言,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一边说明近年来财政支持养老待遇水平提高的具体情况,一边介绍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强化财政资金监督管理、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等工作打算,可谓“含金量”十足。

市政协委员蒲虎提出“加强老年人人身和财产权益保护”,市公安局回应“严打侵害老年人群体权益违法犯罪”;市政协委员王劲夫认为“全市老年设施供给不足”,市住建局答复“将推进公共环境适老化改造”……委员们直击问题、踊跃建言,有关部门负责人坦诚回应、明确措施,共识和力量在此汇聚。

“当面向有关部门提建议并马上得到回应,让人倍感振奋!”蒲虎认为,在专题协商中设置互动交流环节,能够进一步拓展委员知情明政渠道,增强建言转化信心,激发履职尽责积极性,“我将持续关注老年人合法权益保护,为进一步强化涉老司法保障贡献更多智慧力量。”

边听、边记、边思考……市委常委、副市长田成川全程关注委员与部门互动交流情况。他表示,市政府将努力把委员们的“金点子”转化为老年人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加快建设老年友好型城市。

“委员们关注的问题,有的是市委、市政府正在全力推进的工作,有的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纳入工作计划,说明大家有了高度共识。”曾卿表示,市政协将跟进研究协商议政中发现的深层次问题,努力提出更多带有顶层设计性的思考,以及具有专业水准、操作性较强的方案建议,全力助推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


  
2012-2014 © 版权所有:四川政协报社
四川政协报社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上南大街49号吉祥大厦四楼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