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
  
本版新闻列表
 
  
2025年8月14日 星期

共绘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雅安市雨城区政协深入开展“我为‘十五五’规划献一策”活动

□王诗涵 本报记者 张好雨

近日,雅安市雨城区周公山镇柏香村的竹海翻涌着翠浪,一架无人机稳稳勾住新伐的楠竹,沿着预设航线向山脚下的加工厂飞去。“以前靠人背马驮,运一趟竹材得耗大半天,现在15分钟直达,成本砍了六成!”竹产业合作社负责人指着屏幕上的运输数据,向前去调研的区政协委员们算了笔账。

与此同时,在四川众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内,青年工程师刘建正专注地对自动化生产线进行参数调试。“此前参加区政协组织的专精特新培育恳谈会,让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政策导向。”他指着新投入使用的精密模具介绍说,“在政策支持下,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这条新投产的自动化生产线,将使产品零部件加工精度提升两个等级。”

今年以来,雨城区政协积极开展“我为‘十五五’规划献一策”活动,锚定“绘好符合实际、引领发展的蓝图”目标,以调研听民意、以协商聚共识,为科学编制全区“十五五”规划献计出力。

调研察实情

草坝镇藏茶合作社的院坝里,竹椅围成的“议事圈”散发着茶香与泥土的气息。

“规划得贴着茶农的心坎子来!”区政协委员程瑜涵的话音刚落,种茶20多年的陈大爷就攥着草帽急切地说:“茶园的路得宽点!去年收茶季,三轮车卡在田埂上,眼睁睁看着嫩芽蔫了。只有路通了,收茶车开到地头,我们的茶才能新鲜出厂!”

做茶叶批发生意的梅杰接过话头:“我们这儿藏茶品质过硬,就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要是能帮着在北上广开几家专卖店,让更多人尝到这份醇厚,还愁卖不上价吗?”

返乡做电商的周承伟举起手机展示茶园短视频:“现在年轻人爱看直播买茶,可我们缺会运营、能带货的人才。要是多办办电商培训班、建一些共用直播展厅,雅安藏茶肯定能成‘网红’!”

这样的对话,在雨城区的茶山、车间、集市里不断上演。为精准“把脉”产业发展,区政协组建专题调研组,组织36名委员和12名专家深入田间、车间、市场,系统梳理产业发展痛点。从品种单一到品牌不响,从运输瓶颈到销路梗阻,大量一手信息被转化为《关于多元化发展藏茶产业的建议》等提案,助力茶农的“急难愁盼”成为规划中的“实招硬策”。

协商聚众智

“碧峰峡的熊猫、上里古镇的小桥、周公山的温泉都是优质资源,但尚未形成协同效应。”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专题协商会上,区政协委员陈春芽摊开一张地图,指着上面的文旅点位说,“要借‘十五五’规划编制契机,拓宽对外‘大通道’,打通景区间的‘毛细血管’,盘活碧峰峡—上里古镇—天台山、周公山—海子山—柳江古镇两条旅游环线。”

区政协委员梅阳点开手机App补充道:“光有路还不够!要整合资源,打造‘指尖游雨城’一站式智慧平台,让游客来了就不想走。”

这是区政协开展“我为‘十五五’规划献一策”活动的常态。为助力“十五五”规划科学编制,区政协创新构建“小微协商唠家常、联席会议聚合力、专项活动破难题”的立体协商模式。围绕产业、科技、乡村等主题,16场协商活动汇集众智,43条接地气、可落地的建议被该区相关规划草案吸纳——从茶园道路硬化标准、直播电商扶持政策到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路径、智慧旅游平台建设,每条建议都凝结着政协人的心血和汗水。

当前,区政协正在将“我为‘十五五’规划献一策”活动引向深入,以“智囊团”的智慧和“监督员”的担当,助力“十五五”规划科学编制,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12-2014 © 版权所有:四川政协报社
四川政协报社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上南大街49号吉祥大厦四楼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