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
本版新闻列表
 
  
2025年4月18日 星期

同心谱写乡村振兴“协奏曲”


□王涛 本报见习记者 黄笑菲

4月的达州,处处涌动着生机与活力:通川区北山水稻油菜现代农业园区,成片的小麦、油菜长势正好;达川区白马产业新区的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园,生产车间里成排的旋耕机正在组装调试;宣汉县峰城镇野鸭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现场,“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雏形初显……

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是达州市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生动诠释。2023年以来,达州市政协以“同心共建现代化四川”专项行动为牵引,与广大市政协委员一道,用心用情谱写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协奏曲”。

委员献智农业新篇章

2月13日下午,来自农业界别的市政协委员霍良珍,在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以“强化高标准农田建管用 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为题作大会发言。她建议,大力发展 “农业+”模式,推动农业生产链、加工链、价值链“三链同构”,通过大力推广适宜丘陵山区使用的新机具新技术,全面提升高标准农田机械化水平,降低农民生产成本。

“加快茶叶标准化体系建设,对茶叶种植、管理、采摘、加工、包装、贮运等环节进行规范,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3月17日,市政协委员刘明亮前往万源市巴山云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展调研。在详细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市场销售、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后,他以自身工作经验向企业负责人提出建议,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

“从近期小麦整体长势情况看,应准备开展小麦纹枯病、麦蜘蛛等方面防治,使用高效低毒杀菌剂和杀虫剂预防病虫害。”3月25日,市政协委员缪凯邀请相关农业科技人员,一同前往开江县普安镇等地指导小麦田间技术。在为麦苗“把脉问诊”的同时,缪凯建议,改进农业特色产业的机械实用性和宜机化操作环境,建立智慧服务平台,集成物联网监测、农机调度等功能,以便监控麦田的各种数据,护航小麦成长。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达州市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助力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缩影。自2023年以来,全市广大政协委员发展农业项目15个,助推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8个,帮助乡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1.5万人。

此外,市政协委员还围绕农业现代化发展撰写提案178件、集体提案5件,其中《提升丘陵地区农机化作业能力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提案获农业农村厅办复;反映社情民意信息60条,获市政协采用28条,报全国政协14条。

界别助力农业新发展

“建议采取政府主导,联合科研院校与种子企业,组建种业创新联盟,以农业科技创新赋能良种繁育推广”“加大科技投入,鼓励企业引进先进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提升加工效率与产品质量,培育创新型企业”……

4月6日,在全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上,来自农业界别的31名市政协委员们齐聚一堂,共同商讨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具体路径。

今年初,市政协聚焦农业现代化发展履职尽责,将“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设森林‘四库’建设”等内容纳入年度协商计划。

截至目前,市政协就“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农旅融合发展”等开展调研视察,围绕“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等开展协商14次;农业界别委员工作室围绕春耕生产、种植养殖技术、乡村公共服务等议题,组织委员开展座谈交流10余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50件;通过走访宣讲当前有关乡村振兴方面的工作动向、政策精神等30余次。

市政协主席胡杰表示,市政协将以“同心共建现代化四川”专项行动为抓手,紧扣党政所需,发挥委员主体力量、专委会基础力量、各方联动力量,通过市县政协同题调研、同题视察、同题协商,在助推现代农业强市建设中积极发挥政协作用,在厚植“三农”情怀中书写履职答卷。


  
2012-2014 © 版权所有:四川政协报社
四川政协报社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上南大街49号吉祥大厦四楼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