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通荣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指出,建设一支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政协委员队伍,是人民政协高质量履职的重要保障。
面对人民政协工作的新使命新方位,我们要坚持深化改革激活力,守正创新求突破,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彰显制度优势、发挥制度功效、巩固制度成果,推动全州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
筑牢制度根基,树起履职标尺。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其履职能力水平直接关系人民政协事业的长远发展。只有切实加强政协委员队伍建设,不断增强政协委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扎实推动人民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聚焦履职全链条、工作全周期,构建系统完备、科学适用的制度体系,以标准化建设破除经验化、碎片化困局。另一方面要通过厘清协商议政边界、明确委员履职框架、优化机关运行机制,推动政协工作从“柔性探索”转向“刚性运行”,让制度成为规范履职的“四梁八柱”。
把准政治方向,淬炼纪律铁军。政协委员作为界别群众中的优秀代表,要悉晓规矩、恪守规矩、敬畏规矩,坚持以铁纪明方向、以铁规正作风、以铁面树权威,切实做到“思”出于理智、“做”有所顾忌、“行”不忘规矩。要始终把政治纪律挺在履职最前沿,自觉将政治规矩和政协工作规矩贯穿履职活动全过程各方面,健全思想引领、履职约束、纪律监督“三位一体”规矩体系,确保政协工作始终与党委政府同心同向。
重塑价值坐标,锻造履职铁军。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是事业的推动者,要以职业化建设破解“虚职化”倾向,通过思想淬炼、专业训练、实践锻炼,推动委员和机关干部从“身份认同”向“价值认同”升华。要构建能力提升、履职评价、激励约束闭环机制,让委员和机关干部既知责于心、更履责于行,真正成为建言资政的“政策通”、凝聚共识的“连心桥”。
聚焦价值创造,释放乘数效应。政协委员是政协履职的主体,政协机关干部是政协履职的保障,对于政协工作而言,两者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都是推动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全面加强“两支队伍”建设,要跳出“做了就算”的思维窠臼,坚持问题导向抓选题、系统思维抓调研、结果导向抓转化,推动履职成果从“纸面建议”向“地面实绩”转化,让每一份建言都成为服务大局的“精准切口”、惠及民生的“温暖注脚”。
(作者系甘孜藏族自治州政协主席、党组书记)